神学在黑夜的斗争

作者:Ænigmaze 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 声音如细沙跌进时间的缝隙,却在永恒的重叠与回响中变成了行星的震动。拿撒勒人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前曾说,自己将在死后三天复活。结果,三天过去了,他却仍然保持死亡。后来人们把这天奉为圣亡节或圣亡日①。不过人们毕竟还是目睹了奇迹,因为肩生两翼的信使们从空中降落,围绕着他的尸体在大声谈论些什么,他们没有五官、只剩下突兀的鸟喙,看不清性别或年纪,互相争吵、厮打、发出怪叫,好似大庞培被法尔萨洛斯的魔女吓得手足无措。后来有人开始模仿信使的模样,披上漆黑的密闭长袍,鸟喙似的皮革面具,用烧红的火漆将接口封死,小心翼翼地去接近圣骸,去触摸他、去试图理解他。神学家战战兢兢地叩响了他们的时代。 自然哲学从此成为解剖神学的一个分支。当时的学院里随处可见浑身染血的神学家,手持蒸汽驱动的轮锯切割圣骸复制品,试图理解上帝的肌理。直到帝国内部掀起“ 毁坏圣骸运动 ”之前,希腊籍医生盖伦一直都是圣骸解剖学领域的绝对权威。他制造出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分身,在帝国各地游历讲学,几乎是单枪匹马就将医学推进到了神迹的领域。传说他在圣骸中窥见了新的奥林匹斯山和新的诸神,新的黄金时代就埋藏在淋巴腺与颈动脉之间,而新的海伦位于右手拇指的第二个关节处②。圣骸中蕴含着另一套时间与空间,备份的天穹与大地,还有克隆的城邦与文明,以及微缩的芸芸众生。以马内利的肉体即是许诺的降临之国:每一寸皮肤的脉络都是将来的历史,每一滴血液都是不计其数的冷冻胚胎(等待在新千年被某种神秘的信号唤醒)——天体之音响起,圣血将会覆盖大地,为世界带来新的生命,那是应许至永恒的千禧年。然而旧的人类命运将会如何,神圣剧本却未曾提及。据此,世人本能地察觉到了其中隐含的危险,如同秃鹫无数次预言尸体。 那一年,帝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叛乱,愤怒的民众以私刑处死神学家,将他们的头颅和鸟嘴缝合在一起。直到皇帝利奥三世宣布彻底销毁拿撒勒人的尸体,人类的第二次愚蠢才宣告终结。但是质疑的声音从未停止,人们在私下里谣传:圣遗骸并没有真正地被销毁,而是隐藏在███████。 西门·马古是神圣剧本最为声名卓著的解经者,圣西门学派声称:超叙事的神的影子也就是一切叙事,祂的身体投射在物质世界中,成为了宇宙中所发生的一切事件。神的本性是沉默的。傲慢的诗人自言自语,却不知道语言先验地含有对象。宇宙最初是由永恒的数词所构成,毕达哥拉斯学派揭开现象的帷幕,发现这个宇宙建筑的根基是数字,于是对其顶礼膜拜;后来神以动词创造了一切物质,因此一切物质都处于绝对的运动之中;神又以名词创造了一切精神,因此一切精神都沉溺概念和理型;自我意识觉醒之前,古人曾经不分彼此、以代词互相称谓,形成了文明的雏形,随后又以连词组合成绵延的历史;助词本身就暗示了某种残疾,一切神话都是不含助词的;后来神话叙事终究退化,语言中的助词杀死了实词,于是生活显现出荒诞。最后连这助词都退化为了叹词,某个纪元的文明也就在叹息声中消逝。 西门·马古曾断言,犹大的背叛是神圣剧本的一部分,乃是授意于神的“圣洁的背叛”。传说希律王试图向圣约翰的头颅求证此事,但记载传说的羊皮卷却在东哥特入侵期间佚失,人们因此无法得知答案。拜占庭的狄奥多图斯则更进一步,他提出了“双重背叛”的概念:犹大出于对神的敬爱,无论如何也无法背叛主,于是亲吻了圣彼得的手,结果使徒圣彼得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似乎动摇了整个泛圣遗骸学说的根基,因此教皇维克托一世斥其为异端,以绝罚将他逐出教会。众所周知,这位狄奥多图斯的另一个出格理论是“动态神格论”③,圣奥古斯丁曾对此进行过反驳,文稿长达三千页,被历代神学家公认为材料神学领域的瑰宝。 材料神学是“ 毁坏圣骸运动 ”之后诞生的一个新学科,以圣遗物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材料分析的方法获得真理的无限元。圣奥古斯丁在《驳狄奥多土》一文中作为论据引述了自己的著名试验:通过对“都灵圣体裹尸布” (Shroud of Turin)的盖伦-塞尔苏斯分析,奥古斯丁得到了三组共六十九条染色体(赛里斯-紫),分为正码、反码、补码的完全辩证逻辑形式,他称之为三位一体(神圣三倍体),被认为是《尼西亚信经》理念的道成肉身。此教义在信奉阿里乌派④的汪达尔人中引起轩然大波,以至后者兵临希坡城下,狂热地叫嚣要焚毁圣三位一体标本。半人半熊的狂战士(Berserk)喝下致幻的毒蘑菇药剂,疯狂地撞击城墙。据说当时担任希坡主教的奥古斯丁,在城市遭到围困的情况下仍坚持工作,直到八月害热病;他在病中经常流泪祈祷,反复念诵忏悔诗篇。奥古斯丁死后,其身后的奥斯定会(Augustinian Order)建立无数分支,其一就是铬谟颂(Chromosome)修道会。教士们身穿紫色染制长袍,崇拜圣三一神圣螺旋与染色神性,手持三蛇杖驳斥异端。首当其冲受到驱逐的是圣母派,此前这个教派曾合法的在帝国全境内活动,他们的教义宣称圣子是圣母玛利亚孤雌生殖的产物,这显然违反了神圣三倍体定律。 第二次里昂大公会议期间,圣师托马斯·阿奎那首次总结了神学在数百年间的发展,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三问题,给未来的神学研究指明了方向。库萨的尼古拉在解决了阿奎那的第三问题后建立了几何神学,除了对于圣三一律的重新证明⑤以外,他还有一句流传甚广的名言:自然界厌恶直角。但后人一般认为这是伪经作者的杜撰。真实情况是,他对于十字形的几何学分析,证明了自然界中不存在直角,这成为了十字架的神性源头。此前南十字星来源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传说尼古拉曾在海德堡森林中以十字架三次击退魔鬼,因为一切野性均不能忍受直角。此次事件也直接促成了在第五次拉特兰大公会议上通过的将欧几里得封圣的决议,这可以说是纯粹几何学对于自然的一次反击。  神学大全中记载的最后一位圣师是图赖讷拉海的笛卡尔。他早年极度推崇尼古拉的几何神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解析神学,将十字形重新命名为卡提修斯坐标系⑥。传说笛卡尔为了让自己永远铭记肉体的短暂易逝,于是仿照古希腊的差分机技术制造了一个巴洛克风格的人偶,并且带着她一起游学四方。他常常将自己和西门·马古混淆,仿佛她就是巫师的海伦娜,而时间如同午夜的热病一般模糊焦躁。笛卡尔在一次计算事故中领悟到时空连续体的本质,他认为时间就是融化的空间,而空间正是凝固的时间,两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数的本质就是人类以想象力均匀切割时间所造成。时间的本质就是永恒静止的空间投影在我们的神经中所形成的意识流动。人类能够感受到时间仅仅是因为那些洞穴影像随着电流的逸散渐渐消逝。人类自身不断向后倒退的局限性(历史的遗忘力)营造出时间的幻觉。除此之外并无时空。这就是后来所谓的凝聚态数学。据说人偶曾在超频计算中获得神性,此轶闻成为教会官方所认可的圣灵感召事件;然而她见到的神的模样却十分怪异,莱布尼兹注释说这是由于人偶没有心灵,因此看不到神的完整形象,只能窥视祂的侧面。……电流的涟漪所笼罩起来的出神状态中,她见到神手持刀具在不停地切割时间——我们都只是时间中的立体切片,原子事件的横截面。神如同观察标本一样阅读我们的一生。神圣的解剖只停止过一次,而在那一须臾中所发生的事超过了人类所有的历史:末代皇帝君士坦丁从沦陷之城中消失,来到了萨洛尼卡,并且创造了格拉哥里字母;而拜占庭的狄奥多图斯在火刑柱上预见了自己的复仇,他戴上鹿角头盔,带领东哥特的蛮族军队肆意浸淫罗马;西门·马古和梅菲斯特定下了契约,狂热地爱上了特洛伊的海伦;亚历山大焚烧了罗马城,而尼禄点燃了波利斯,两者同时意识到自己毁灭了错误的文明。这一切都发生在眨眼轻触的那一瞬间,因此世上无人目睹。 后来整个神学领域只剩下注释学。人们说斯宾诺莎挖出双目,换上喷砂研磨过的玻璃假眼。他的晚年除了神以外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以至于在凝视中令盲目燃起火焰。贝克莱主教在百慕大发现了尼古拉的神圣三角,于是带着家眷和仆从踏上了航船,他说自己将会在百慕大建立一个理想国,但后来再也没人听到过他的消息。莱布尼兹被认为是注释学的集大成者,“可能世界论”宣称天堂与地狱只是一种概率,他举过一个著名的例子,说的是人们会由于彼此注视而燃烧,因此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地狱,只不过这种自燃现象的概率极低罢了,而“单子力学”则令世人对他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他徒劳地试图挽回自己的名誉,投入到笛卡尔-差分机人偶的重建工程中,结果却在二进制的分叉迷宫中迷失了自我。莱布尼兹晚年沉溺于东方的阴阳图,他认为自己在双鱼座中看到了以马内利的诞生。 那既是神学的秋天,也是现世的白昼,此后流传下来的故事就只剩下人偶的结局。人们说她在圣马洛通过了拉美特利测试(此测试严格遵照圣奥古斯丁宿命论教义),获得了巴黎公民权,后来在巴洛克的基础上创造了洛可可艺术。大概洛可可风格的人偶今天也幸福地生活在某处,偶尔回忆起那一瞬间,闪电连续七次击中图赖讷拉海的笛卡尔,将他化为灰烬的故事。
①据说一年中只有这一天自杀能得赦免。
②这一点后来被西门·马古引述,成为了他的海伦学说的根基。
③又称嗣子论。主张圣子在出生时是凡人,其后才获得神格。
④主张圣子次于天父,同时反对教会占有大量财富。
⑤当顶角无限地缩小时,三角形就成为了直线,因此三个顶点都蕴含着绝对的“唯一”。
⑥笛卡尔的拉丁化名字,瑞那图斯·卡提修斯(Renatus Cartesius)。